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邱光华机组空中救援英雄长眠 急难险重向前冲舍小家救大家

    信息发布者:wangweibo
    2017-08-03 20:44:37   转载

    2008年5月31日13时,参加汶川抗震救灾的51岁特级飞行员邱光华和他的734机组--27岁的副驾驶李月、47岁的空勤机械师王怀远、28岁的空勤机械师陈林、23岁的物资装卸和地面警戒员张鹏,前往理县执行救灾任务。 这是他们第64次飞向地震灾区。

    邱光华和他的734机组

    之前的63次,他们飞遍了汶川、茂县、理县以及卧龙、映秀、耿达、青川、北川、平武、安县等灾区,先后运送救灾物资25.8吨,运送各类救援人员87人,转移受灾群众234名。当日下午,直升机在返航途中,遭遇天气突变,不幸失事……雄鹰一样的5位勇士,就这样永远地融入川西北的青山之中。

    失联:734,你在哪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股巨大的力量,撕裂汶川。顷刻间,天摇地动,山河失色……集结,集结!疾进,疾进!人民子弟兵紧急出动,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灾区。

    作为陆军重要的空中突击力量,原成都军区某陆航团震后第3分钟就启动应急预案; 第30分钟,所有直升机进入待飞状态; 第118分钟,2架直升机升空飞向震中……

    邱光华原本不在救灾人员名单上。按照飞行员管理的有关规定,还有11个月,他就将到龄停飞--而他的老家就在重灾区。 邱光华却主动请缨:这一带地形复杂,我经验比较丰富,应该到最前线去,而且,我还能多带带年轻同志,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每一回飞行,都是与死神擦肩而过。”曾在汶川执行过飞行任务的飞行员彭德意说。

    机长 邱光华

    在高山峡谷中贴着峰壁飞行,在毫无回旋空间的狭窄江边寻找降落点,在山头间蜘蛛网一样的高压线杂技般穿越,在陡然变化的强烈气流中颠簸……拐弯、拉升、降落,飞行员的每个动作只有一次机会。 窄窄的山谷中,一股突然袭来的强气流,一团突然飘来的云,一根看不见的高压线,一处变形凸出的山体,都有可能给飞行中的直升机猝不及防的致命一击。

    彭德意记得,部队投入抗震救灾以来,邱光华几乎每天都要提醒大家:“沟里风向变化太快,一定要注意高度……” 5月31日12时,接到时任团长余志荣命令--运送10名防疫专家前往理县,当天已经执行了两个架次任务的机长邱光华和副驾驶李月、机械师陈林立即作飞行准备。得知机上还缺一名空勤机械师,正在午休的王怀远一跃而起。快要起飞时,这些天来一直在帮各机组装卸物资的士官张鹏也上了直升机。

    5名闻令而动的英雄,没有犹豫,就像地震发生时他们的第一反应--请战,请战!

    副驾驶李月

    如同此前的63次飞行一样,当邱光华机组飞向地震灾区时,人们安静地等待着,等待他们带回伤员和一大堆替灾区群众报平安的纸条。然而--这一次,同时执行任务的4架直升机遭遇极端天气变化,两架迫降在映秀,一架飞回了成都,由邱光华驾驶的尾号为734的直升机与指挥部失去了联系。“天气变化太快,恐怕不行……”在邱光华机组失联前,另一名特级飞行员多么秀曾在空中与他通话。这也是邱光华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多么秀回忆说,那天的天气真是太差了,突然出现的云团很大,云底都有1800米到1900米高,必须拉升到2200米以上才能钻出云团。当他拉高时,又下起了雨,为预防万一,直升机打开防冰系统,然后加大马力上升,一直升到2600米才看清航线。

    原成都军区司令部陆航处处长陈格辉是邱光华的战友,他判断,邱光华有丰富的飞行经验,如果直升机的机械有故障,飞行员会在第一时间报告,所以失联不可能是人为原因,天气突变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很大。 陈格辉的话如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每个人心上。“呼叫734!呼叫734!听到请回答!”部队运用各种通讯手段联系机组,不断呼叫。从中午到深夜,一连10多个小时里,一直没有回应。

    无悔
    英雄长留第64次飞机

    搜救,从直升机失联那一刻就开始了。
    5月31日14时56分,邱光华驾驶的编号为734的直升机与地面失去联系。 15时45分,联合搜救指挥组成立。
    6月1日,出动人员8000多人、直升机20个架次,对银杏乡至映秀镇展开拉网式搜救;
    6月2日,出动人员1400多人、直升机25个架次,对疑似区域展开重点搜救;
    ……
    6月9日,出动人员9400多人及各型飞机和飞行器7架、水上搜救装备2台,对映秀镇西北侧高地进行重点搜寻排查;
    ……

    11天时间里,军地先后投入近10万人次、各类飞机和飞行器100多架次,在汶川县城至映秀镇的山谷间,直升机和地面部队拉开了一张天地搜救的大网。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参加救援的普通官兵,从远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到四川地震灾区的干部群众,都在为机上人员的安全牵肠挂肚:“734,你在哪里?”

    空勤机械师王怀远

    “实在是太难了,”执行空中搜救任务的752号直升机机长杨磊回忆说,“盯着看,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一架小小的、涂着迷彩的直升机,没入原始森林,就像一滴水汇入大海。由于失事地点位于山区,除了部分滑坡地带外,大部分地区仍然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失事的这架734号直升机恰恰涂的是便于伪装的迷彩色,仅凭借肉眼的观察,很难发现目标。

    搜救直升机在搜救中,风险非常大。峡谷细长,周边的山峰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直升机遭遇紧急情况,没有足够的空间爬升拉高,调头返航的回旋空间也很小。峡谷的气候变化太快,有时候飞得好好的,突然就飘来一朵云,直升机就像一头扎进雪堆里一样,什么都看不见。

    在地面,上万人参加的搜救行动进行得同样艰难。有人在漩口镇赵公山附近发现疑似直升机机残骸的反光碎片,搜救官兵立即对赵公山实施拉网式搜索。有人说在麻溪一带听到爆炸声。官兵们立即连夜从小路赶往麻溪。坡陡林密,道路泥泞,部队在暴雨中搜救,费尽全力搜索却毫无进展。失事区域河流纵横、湖泊众多,直升机会不会坠落到水里?搜救部队迅速对失事区域内的水域展开搜索。

    空勤机械师陈林

    紫坪铺水库大坝上,水陆工程侦察车对水库展开全方位侦察。在显示屏上,浑浊的湖水变成了一片透明,可是偌大的湖底一无所获; 在岷江岸边,搜救人员对几十公里长的河流进行了河床断面扫描,没有获得丝毫进展; 在地震形成的一个个堰塞湖边,官兵们冒险进行投锚拖拽,可是每次拉上的都是失望……

    6月10日10时55分,历经千辛万苦,失事的734号直升机残骸终于在峡谷密林中被找到,机上人员全部遇难。生死飞行,英雄无悔,5位英雄永远地留在了他们的第64次飞行中。

    红色记忆

    1957年4月出生的邱光华,有着5800小时的飞行经历,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代少数民族飞行员,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当一家直升机公司用丰厚的年薪邀请他加盟时,邱光华却拒绝说:“我从山里走出来不容易,要珍惜党和人民给的荣誉。”邱光华所在的陆航团包括团长在内7名飞行员的家都在汶川地震的重灾区,但他们无暇顾及亲人,无法顾及危险,必赴使命。

    追溯:这是多么优秀的团队

    734,是一架上个世纪90年代初装备部队的米-171直升机。 把这批飞机从厂家接飞回国的,正是邱光华。 1957年4月出生的邱光华,有着5800小时的飞行经历,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代少数民族飞行员,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在陆航团年轻飞行员眼中,作为四种气象飞行指挥员的邱光华不仅是全大队最年长者,也是经验最丰富、技术超一流的飞行员。

    他们清楚记得,1999年10月,当接到把遇险台胞接出贵州山区的命令后,是邱光华冒着细雨在没有航线的高原上开辟出了一条新航线;

    他们难以忘记,在2000年的一次军事演习中,是邱光华以高的战术动作震惊全场……

    他们永远铭记,当一家直升机公司用丰厚的年薪邀请他加盟时,邱光华却拒绝说:“我从山里走出来不容易,要珍惜党和人民给的荣誉。”

    汶川地震中,家中房屋被毁,年近80岁的父母住进窝棚--这是地震发生5天之后,邱光华才得知的消息。其实,从大地震发生当天起,邱光华就曾多次飞过家乡上空。一次抢运伤员时,机降点距家不足800米,在等待升空的间隙,他仍然没有离机回家。 当直升机飞越满目疮痍的故乡,邱光华的眼中是否有泪?当他的机组从灾区接出一批又一批伤员,他是否在人群中寻找过白发的双亲? 这一切,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了。

    物资装卸和地面警戒员张鹏

    但我们知道,邱光华所在的陆航团,包括团长在内,7名飞行员的家都在重灾区。他们无暇顾及亲人,无法顾及危险,因为前方,有战士必赴的使命。或许只有当过飞行员的人,才能理解他们对于蓝天的向往。

    王怀远曾经是歼击机飞行员,后因身体不适导致停飞。 从地面机械师到空勤机械师,不放弃梦想的王怀远重回蓝天,带出了一批为飞行员护航的年轻机械师。 1985年底,西藏墨脱发生严重雪灾,部队派出4架直升机参加抢险。在这次救灾行动中,运输机把一架“黑鹰”空运到西藏。负责拆卸和组装工作的王怀远,和同事们一起仅用了4个小时就完成了直升机的组装。冰天雪地中,为了保持电瓶的温度,他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盖住设备,边吸氧边操作……团里的年轻人对王怀远又爱又怕。平时,兄长一般的他喜欢跟大家一起聊天。可一到停机坪,谁开个玩笑,他都要干涉。他说,我严格要求,是对战友们的生命负责!
    28岁的陈林,2001年从军校毕业后短短4年就通过考核,从地面机械师成为空勤机械师,是同批技术人员中第一个“提空”的。 每一次飞行结束,他都要爬进密不通风的尾梁,仔细检查每一个部件。他所在的中队,机务维护水平一直走在全团前列。

    1980年出生的李月,是陆航团年轻飞行员中的佼佼者。作为家中的独子,李月2008年年初刚领了结婚证。小两口有一个心愿:等部队任务不紧张时,举行旅游结婚。不想,这却成为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

    张鹏,1984年出生,二级士官。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已被支部列为党员发展对象的他,提出了一个让人难以拒绝的请求:请党组织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考察我! 他每天在机场连续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以上,参与装卸救灾物资170架次……

    若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事故,这该是一个多么优秀的组合!2008年6月14日,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通令,给邱光华同志追记一等功。原成都军区给李月、王怀远、陈林、张鹏同志追记一等功。

    传承:“神兵”仍在救灾路上

    每一次旋翼轰鸣,都意味着希望来临。每一次云中穿梭,都有生命得到拯救。“734机组是我们永远的骄傲”邱光华的战友们说,战鹰虽折翅,但更多的战鹰擦干泪水,沿着他们的生命航迹继续不停地飞!飞!飞!

    在余震中起航,在峡谷中穿行,在雨雾中降落--汶川抗震救灾中,这个陆航团承担了最艰巨、最紧迫、最重要的抢运伤员、输送物资、投送兵力等任务,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个出动直升机勘察灾情;第一个从空中抵达汶川、茂县、映秀、北川等重灾区;第一个将食品、药品送到群众手中;第一个从灾区运回伤员;第一个搭载通信小分队飞抵汶川;第一个将通信设备运抵灾区。

    他们先后出动直升机1848架次,飞行1542小时,成功救出伤员1126人,运送食品、药品等急救物资619吨,转运被困群众2171人,救援部队在直升机的协助下走进了全部40个重灾区的405个村社。 如今,这支被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的英雄团队,已经升格为西部战区陆军某陆航旅。“我们30多年的历史,简单到用‘急、难、险、重’4个字就可以概括。”飞行大队长郜学强说。 在该旅的历史上,哪一次执行任务不是这样的义无反顾?

    1985年底,墨脱发生严重雪灾。驾驶着刚刚装备部队的新机种,飞行员连直升机的性能还未完全掌握,就飞进了雪域高原。

    1993年的汉源大火中,直升机载着13名被烧伤的消防官兵,在雨中沿着大渡河超低空飞行。耳边,是此起彼伏的爆炸声;眼前,是弥漫于高山峡谷里的浓烟。

    2005年,四川巴塘兵站站长杨通建,一名在川藏线上服役19年的老兵突发脑出血。抢运杨通建的直升机,在贡嘎雪山等几座5000米以上的大山之间,完成了一次超越极限的飞行。

    2013年,四川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灾情就是命令,在前方航线、灾情、气象条件都不明朗的情况下,救援直升机直上云霄,实现了在芦山县城以及灾情最严重的龙门乡、宝胜乡、太平镇的首次着陆。

    2014年,云南省鲁甸县发生6.5级强烈地震。危急时刻,该旅2架直升机冒雨挺进震中龙头山镇开辟“空中生命通道”。“神兵”天降,让灾区群众激动不已……

    而今,在汶川地震9年后,人们走进成都凤凰山直升机机场时,门口两条红底白字的条幅依然醒目:不忘人民养育恩,为了人民敢献身!

    那是邱光华和他的战友们许下的铿锵誓言。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