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导弹司令”杨业功深深感召火箭兵 不负重托实战对抗佳绩多

    信息发布者:wangweibo
    2017-08-03 20:49:54   转载

    将军已经远行,将军没有远走。今年清明节前,坐落在安徽黄山脚下的杨业功纪念馆,迎来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在一张张照片、一个个视频面前久久驻足、老泪纵横。这位来自外地的老人说,12年前,这位共和国将军揭开神秘面纱,通过报纸、电视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心里,从此自己记住了这样一位导弹司令--他为了国家的和平和安宁,在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潜心砺剑、呕心沥血、作风严谨、一生清廉,把生命的每一分炙热都献给了热爱的导弹事业,将生命定格在59岁……

    共和国新型导弹部队的建设者、原第二炮兵某基地司令员杨业功少将。 宋远高 摄

    “爸爸一直说,要在还能走动的时候,来看看杨司令,今天终于得偿所愿。”陪伴在这位老人身边的人这样说。

    前几天,一群刚刚学完导弹专业基础的新兵,被分配到了南国密林的导弹发射分队,看到八位英模挂像时,一名大学生士兵说自己记住了这位“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的面孔--他的双眸冷峻深邃,眺望天疆,身后飞腾起的大国长缨,划出了一道美丽的曲线,那是导弹司令描绘的打赢蓝图,也是为共和国铸就的一道道和平堡垒……

    “我期待着自己早日走上导弹号位,有一天能够亲手按下发射按钮,将导弹送上蓝天。”这名新兵这样说。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让我们再次走进南国深山的导弹劲旅,去追寻导弹司令杨业功的足迹。

    【英模档案】

    杨业功,1945年出生,湖北应城人,1963年8月入伍,196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参谋、作训处长、旅长、基地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他是我军新型指挥员的杰出代表,2004年7月因积劳成疾,倒在军事斗争准备的战斗岗位上,年仅59岁。先后被中央军委追授“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荣誉称号,被中组部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被列为全军八大英模之一,画像在全军基层单位悬挂。

    担当 筹划建旅亲力亲为

    12年前的2005年9月3日,杨业功先进事迹报告团走进将军的家乡湖北应城,为他的家乡人民作报告,改变了一个青年学子的命运。

    杨志当时是湖北应城一中的一名高三学生。他聆听完报告会后,被视使命比生命还重要的导弹司令深深地感动,当即做下了一个决定:报考军校,要成为像他一样的英雄火箭兵。

    200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加入了壮阔的战略导弹方阵。4年后,他毕业来到了杨业功生前所在部队。如今,黑黑脸庞、精明干练的杨志,已经成长为某导弹旅一个阵管分队的政治指导员,如他所在的分队营院里那棵大树一样,在山沟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我守护的阵地都是杨业功司令员亲自规划筹建的。”一转眼,杨志已经在这里待了7年,他习惯了每天与大山为伍、与长剑为伴。

    斯人已逝,长剑倚天。虽然已经离开了十多年,但是导弹司令杨业功的足迹,仍然镌刻在一支支导弹劲旅。

    杨志所在的导弹旅,是本世纪初,在杨业功的亲自筹划下组建起来的。为了让这个旅尽快形成战斗力,从每个导弹发射阵地的选建,到导弹武器的列装,再到部队的训练演练,杨业功都为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直到他的生命进入倒计时之际,他还时刻惦记着这支部队的发展。

    2004年6月9日,已经病入膏肓的杨业功,从昏迷中醒过来,就给时任这个导弹旅旅长的陈楚华打电话,询问旅里达标考核的情况,叮嘱他一定要把工作做细致。

    不久,杨业功又进入了昏迷。3天之后的7月2日凌晨3时,杨业功怀着对导弹部队深深的眷恋离开了人世。

    就在当年,这个导弹旅全体官兵用优异的考核成绩,告慰已经远行的导弹司令杨业功。

    带着杨业功的希冀,这支导弹旅一路负重前行。去年,他们成功地发射了第100枚导弹,还先后开创了夜暗连续突击、整旅整营发射和集群突击等先河。在全军作战能力集中检验评估中,全旅官兵以全优的成绩通过了这个战斗力建设的全面大考。

    使命 党和部队重于生命

    杨业功经常说“只有在和平时期把训练推进到极限,战时才能应付自如”,他总是以“坚持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抓战备、搞训练。

    今天,这个导弹旅牢记使命任务,把时刻准备亮剑作为永远保持的姿态。

    这是他们组织营合成训练情景。一个凌晨,虽然白天的温度到了近30度。但是,一阵暴雨过后的南国大山,山谷中漆黑幽静一片,穿着大衣仍然觉得阵阵寒意。

    越野车沿着崎岖的山路跑了1个多小时,通过了数道警戒线,转过一道大弯后终于停了下来。这时,听到路边传来低沉的发动机声音,走近一看,几名号手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夜暗条件下,正在全副武装地起竖一枚导弹。

    “像这样的演练,一晚上至少要搞三个波次,到早晨5点多才能结束。”发射四营营长陈晓剑对记者说。

    “正如杨司令以前要求的,只有平时连强了,打起仗时才能强。”一辆导弹战车下,1995年入伍的二级军士长曹海根,正带领自己的作战单元进入了发射倒计时。

    这名优秀的导弹号手,始终忘不了与杨业功的两次见面情景。

    一次是在2001年。当时曹海根和部队正在执行一次演习任务。“演兵场上看见杨司令,身材不高、精神矍铄,讲话时简短铿锵,匆忙的脚步中仿佛带着风。”曹海根说,“感觉在他的眼里,没有什么比使命担当更重要,他是一心想打赢、谋打赢的军人标杆。”

    的确,杨业功就是把党的事业和部队建设看得高于一切,把履行使命、不负重托看得比生命还重。

    曹海根现在是发射二营的士官长。这名老兵和新兵一样,每天出操训练、操作导弹。他的妻子说:“海根有时休假在家,只要连续待上几天,就有点魂不守舍,想回部队。”

    曹海根所在发射二营许多官兵都说,想想杨业功直到病危临终前,想的仍是“何日请缨提锐旅,决战决胜伏强魔”,自己更要一门心思琢磨好打仗的事。这个营由于执行重大任务出色,荣立了集体一等功。

    火箭军某基地领导告诉记者,杨业功将军时刻把履行使命当作毕生最高追求的精神,早已融入到了基地部队和全体官兵的血脉之中。

    备战 紧张训练严上加严

    在杨业功生前所在的导弹基地,许多官兵都说,在杨业功的心头,准备打仗这根弦时刻绷得很紧很紧。
    2005年,当兵已经第5年的某导弹旅士官王勇,准备到了年底就退伍回家。可是,当他听了杨业功事迹报告会后,坚定了在部队长干的决心。“我要像杨司令那样,在部队干出一番事业来。”

    同年,他刻苦训练,在全旅的比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后来又提了干,成了一名发射连连长。

    杨业功在国防大学进行图标作业训练。

    王勇一直把杨业功的一句名言——“军人不思打仗就是失职”牢记在心,带领自己的连队不断前行。

    不论什么时候,杨业功都痛恨“假把式”“花架子”,要求部队不得来半点虚的。如今,在某导弹旅上上下下都一直贯彻“严上严、实打实”的作风,在打仗训练上不容半点虚风。

    有一次演习中,各项工作准备就绪,按要求发射车在进场准备时必须提前定位。有一个指挥员认为是演习,没必要那么较真,就随意目测了一下。杨业功问:“精确吗?”指挥员回答说:“差不多。”听到这个,杨业功质问:“差不多是差多少?马上重测,必须绝对精确!”

    如今,“差不多是差多少”这个叩问一直在这支导弹部队回响。某导弹旅四级军士长琚红平说,平时训练中,大家也总是以此为鉴,占领阵地的时候,战车定位差一点都不行,动作不达标坚决不能过,采集作战数据时,总是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才肯罢休。

    当年,新型导弹部队组建后,杨业功所在基地新建阵地分布在上万公里的许多点上。从勘察到验收,杨业功都拿着丈量仪器一个一个地过,稍有偏差,就要返工。

    这种在打仗上面要求严上加严的态度对部队官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今天,在某导弹旅,即使是在自己组织的年中考核,也是自我加压,精心设置难局、危局和险局,采取多个营考一个营的方式,拿着“放大镜”逐个发射单元、逐个发射号手找问题、找短板,直到解决了所有问题才收兵。

    【红色记忆】

    2003年的夏天,作为发射号手的曹海根,在某演习场执行实弹发射任务。导弹发射的前几天,杨业功过来操作场地,检查训练情况。

    “司令披着一件大衣,风尘仆仆,但是精神状态特别好。” 曹海根回忆说,“他说很想念大家,让大家好好训练,发射时打出好成绩,后来我们才知道,其实那时他身体已经不太好了。一个将军为了部队连命都不顾了,作为士兵更应以他为榜样。”

    曹海根受到鼓舞,在面临去留选择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下,并且一想到杨司令,就再也没有离开部队的念头。

    英勇 不断实践探索新路

    杨业功为了打仗敢于冒风险。2000年,有一支部队提出一个安全风险比较大的训练计划。杨业功得知后,当即表态:“只要有利于战斗力的提高,就要大胆地干,决不能为保安全降低训练标准。作为一支部队,在提高战斗力上消极保安全,对于国家来说就是最大的不安全。”

    驻地发生洪涝灾害,杨业功(左二)率领部队清理淤泥。 宋远高 摄

    这也一直警醒导弹部队的官兵,提醒他们在训练中动真格、不畏风险。这几年,为了在未来战争中“以快制胜”,某导弹旅官兵大胆提出,要对导弹发射流程进行优化,尽量缩短发射时间。

    这是个自我“找茬”“加压”。经过科学实践,最后探索出新的发射流程,比原来缩短了四分之一的时间。但是,他们并没有满足,又继续改进,最后又缩短了六分之一的时间。为了提升战斗力,他们还积极推进减员操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为一支高技术军种,导弹武器精密昂贵,训练难度大,为了提升战斗力,杨业功亲自参与研发了“缩比弹”,解决了制约部队核心能力提升的瓶颈。

    某导弹旅以此为标杆,研制出一大批创新成果,大大提升了部队训练效益。导弹瞄准号手过不过硬是发射能否成功的关键,为此,他们研制出一套瞄准训练模拟器材,大大降低了训练强度,提高了训练效益,使这个岗位的号手培养周期长缩短了不少。

    筹建我军第一支新型导弹旅、新型导弹部队首次实弹发射……杨业功脑子里装满了部队训练打仗的事,总是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经常说:“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

    某导弹旅官兵也时刻保持危机感,在战斗力建设上,一直用苛刻的标准进行要求,常态化开展实战化对抗训练,通过激烈对抗比拼,磨砺锻造部队的打仗硬功。

    记者在某导弹旅在演练中看到,导弹发射场演练火热异常。“大战”在即,发射场突然“风起云涌”,“号手阵亡”“装备故障”等10多个特情课目连续不断。旅导演部不按“套路”出牌,不按“脚本”唱戏情况下,指挥大厅的人都为参加演练的导弹营捏一把汗:他们能不能抓住宝贵的“发射窗口”?能不能准确命中目标?

    瞬间,一条条来自“中军帐”的应对指令,源源不断传至导弹阵地。不多时,只见多个发射单元迅即出击,难题被一一破解,导弹战车顺利占领阵地,发射号手有条不紊操作流程。

    1999年,国庆50周年大阅兵,作为第二炮兵受阅导弹方队的大队长,杨业功带领4个威武的导弹方阵气势恢弘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杨业功曾回顾那一刻的感觉:旁边的一切声音都没有了。

    16年后的2015年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由杨业功生前所在部队组成的常规导弹第一方队,在沈国强少将的率领下,受阅官兵和两型导弹武器威风凛凛地通过天安门,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牢记我军宗旨,坚决听党指挥。一声令下,万箭齐发;断然出手,决战决胜……”杨业功为部队写的这首军歌,还在官兵中传唱。

    为了祖国的和平和安宁,一支支导弹部队也正时刻准备着。

    清廉 精神追求高洁如松

    今天,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杨业功的遗像前,经常能看到有人献上的鲜花和祭品。一位悼念者说:“杨将军一生清贫如洗,值得世人敬仰。”

    每天,杨业功纪念馆都会迎来一批又一批前来参观的人群,几名讲解员每天忙个不停,嗓子常常都给讲哑了。馆长罗勇说:“杨业功纪念馆自从2012年开馆以来,已经接待了150多万人次。”

    记者见到杨业功纪念馆的门前,悬挂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等近20块军内外的牌匾,这里已经成为当前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基地。

    一位地方领导参观杨业功纪念馆时,站在等比例复原的将军旧居前,深有感触地说:“杨业功是一名廉将,一生清风正气。将军在门楣贴上‘携礼莫入’,分明是他给自己划定的一道防线,杨业功就是一面镜子、一把尺子,需要我们经常对着照一照、量一量,找准差距、改正不足。”

    在国庆50周年阅兵训练中,杨业功组织官兵进行拉线训练。  宋远高 摄

    当前,我们全党上下正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杨业功的先进事迹再次成为生动的教材。

    在杨业功的军大衣、水壶和方便面“三件宝”前,在小饭桌、搪瓷碗、自制小台灯前,面对一件件实物,一些前来参观的领导干部久久回味。

    有的人说:“杨业功一件腈纶秋衣穿了18年,一只搪瓷碗用了30年,睡的床是用4个大箱子拼成的。他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生活上低要求,作风上高标准,物质生活淡泊如水,精神追求高洁如松。”

    “杨业功纪念馆是理想信念的‘营养剂’,为共产党人提供精神之钙。”一名地方领导干部参观纪念馆,深切感受杨业功的高尚情怀,在留言簿这样写到。

    务实 选人用人全凭实绩

    已经过去14年了,但某导弹旅发射一营营士官长李志锋一直忘不了一件事。2003年非典期间,当时部队野外驻训,一名战士感冒发烧,他所在的整个分队被隔离。

    杨业功知道后,只做了简单的防护措施,来到官兵身边,和官兵们一一握手、谈话,让大家安心度过观察期,早日重回到训练中来,“司令没有一点架子,我第一次感觉到和将军原来那么近。”

    某导弹旅二营教导员盖云生说,杨业功司令员一直倡导的和谐交往风气,给每一名官兵做出了表率作用。直到现在,大家都在效仿。

    “不拿士兵的一包土特产、不侵占官兵的一分钱……”这些硬规矩盖云生当了营队领导后,也将它们作为风气建设的遵循,在全营营造出清风正气。

    杨业功经常说“少说空话,多想办法,多干实事,多出成绩。”某导弹旅政委刘仁喜说,很多年来,旅党委都一直以此为绳,每年想尽办法为兵办实事、解兵忧,每年承诺为基层办的10件实事,件件都要答复,从不落空。

    刘仁喜说,杨业功任基地司令员时,要求各级都要树立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如今,全旅官兵晋升、立功等敏感事情,都是用自己的成绩来说话,每年的立功受奖都严格按照程序办,最后在全旅公示,没有一名官兵提出意见。

    在旅里,要想当分队主官,全凭实绩能力,必须经过上岗资格认证,然后参加全旅竞岗,最后上任的官兵公认的。

    刘倩是某导弹旅通信营的一名女战士,她说:“杨司令常自称为‘清贫的富翁’,经常救济贫困学生,帮助困难群众,这些也教育我自己,一定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去年6月,她休假在家时,刚好江苏盐城发生了特大暴雨龙卷风,她主动邀请在家的几个战友一起去当义工,帮助受灾的老百姓,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

    直到当地政府给旅里寄来了锦旗、发来感谢信,这件事情才被战友们知道。后来,她走上了全旅优秀党员事迹报告会。“我做的还远不够,将军永远是我看齐的榜样。”刘倩说。
    将军已经远行,将军没有远走。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